11月3日,昆山乌江路慈善街区正式开街,在这条全长800米的慈善主题道路上,小区、学校、医院、商超、公园等街区功能包罗万象,慈善公益广告、慈善小屋、慈善标牌等点缀其中,成为昆山慈善事业宣传新载体、展示新阵地、建设新样板。
在自己生活的半径,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“日行一善”的需求,无疑是一座城市、一个街区善爱环境的最有力说明。2022年,昆山市民政局、昆山市慈善总会抓住乌江路整体改造的契机,在昆山开发区相关部门支持下,全面推动乌江路慈善街区——“15分钟慈善生活圈”构建,发动社会力量共商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着力打造最美慈善空间、培育最美慈善生态、塑造最美慈善文化。
这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家庭,同时老年群体和残障困难群体较集中,慈善主体、慈善资源、慈善力量蕴藏丰厚,利于开展各类慈善活动,以活化利用街区风貌人文、塑造街区慈善文化的特色。
乌江路慈善街区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,也是一项系统工程,离不开多方参与。当天,昆山市民政局、昆山市慈善总会、昆山开发区社会事业管理局、震川城市管理办事处联合组建乌江路慈善街区共创联盟,将每月召开现场办公会,跟进项目建设,为乌江路慈善街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活动还吸引一些企业成为首批共建单位,将最大限度整合爱心资源、做大爱心“蓄水池”。
这是一个开放平台,也是一个互益平台。作为乌江路慈善街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,近期,昆山市慈善总会在夏驾幼儿园开展“小爱”智能储蓄罐认领活动,短短几天,已有近百位孩子和家长响应认领。活动中,一批小朋友代表接过了“小爱”储蓄罐,每天存储一元钱,积小善成大爱。江苏捷安特自行车文体基金会还特别捐赠出一批电动自行车,定向用于乌江路慈善街区义卖活动,所得善款全部捐入广志社区发展基金。
慈善无界,人人可为。在地居民是乌江路的主人,也是乌江路慈善街区保持慈善生命力、丰富慈善内涵的主力军。通过广泛发动和有序组织,当地社区群众和幼儿园师生组成了首批7支志愿团队,将通过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,推动慈善成为群众一种生活方式。在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下,活动还举行了志愿服务、慈善集市和首场义演活动。
每一份爱心都需要精心呵护,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精耕细作,“爱的田地”才能结出更多硕果。在调研走访、分析研讨、联动协商的基础上,昆山还推出乌江路“15分钟慈善生活圈”“12345”行动计划,围绕打造一个让“圈里人”满意、让“圈外人”羡慕的“15分钟美好慈善生活圈”目标,构建“线上一张网、线下一个圈”,开发乌江路慈善街区爱心积分系统,记录、激励发生在乌江路“15分钟慈善生活圈”的点滴善行义举,用无限的数字场景弥补有限的空间场所。
与此同时,昆山市慈善总会将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宜养的“幸福凝聚社区”,建设参与、实践的“人文传承社区”,建设分享、表达、传播的“慈善友好社区”三大目标,通过共商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“四共”方法,开展扶危、济困、助老、助残、慈幼五项慈善行动,推动“公益市集”“慈善月月演”“慈善超市积分兑换”“爱心充电桩”“志愿关爱行动”等一系列公益计划一一落地。
昆山将重点推进慈善街区实体化、空间化运作,更好解决基层公益项目的碎片化和虚无化的问题,不断拓展昆山慈善探索的新领域,打造慈善街区建设的“昆山样板”,让善意与温暖贯穿到街区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每个界面、每个细节、每个角落,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注入慈善力量。